继上周末发布后,也于日前正式公布。
《意见》释放了多个层面的信息。比如,提出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
对于备受关注的房产税,也有了更明确的信号——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同时,户籍、区域政策方面也有多处新的突破,一些重点区域再次被点名,部分政策则关系到一批城市的未来城运。
01
七大国家战略定型
去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间接透露了七大国家战略: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区域经济领域七大国家战略首次“合体”亮相。
这次《意见》则再次有相关表述: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关于“一带一路”: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关于海南:
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而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中,也提出鼓励广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先后获得两大重磅文件的权威定调,可以确定,区域经济领域的七大国家战略局面已经形成: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这次还单独点名了上海:
建设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赋予其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当然,就目前各方的信号来看,区域经济第八大国家战略,大概率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02
“一带一路”重要性再突显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着力于向西开放的“一带一路”,在当前背景下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
这从最近两份文件的表述也可以得到直接印证。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中专门以一节的篇幅明确: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云南等西部省市,更是被分别明确了在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具体定位。
如前所述,这次意见则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定位之高,可见一斑。
相应的,这意味着围绕“一带一路”,各区域、城市参与和融入的程度越高,获得的利好越大。
03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将有大礼包?
另一个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长江经济带。
它的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因此也被分为多个组成部分。
如2016年 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其中三极就是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而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成渝城市群也明确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主要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仍处于相对的政策洼地。
此次意见明确:
加大西部和沿边地区开放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东中西互动协同开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很明显,相对西部地区,对中部地区发展,仍缺乏明确的专属政策利好。
那么,考虑到区域平衡发展的大方向,以及此次“黑天鹅”事件对武汉的影响,在成渝双圈之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是否在国家层面也会有新的顶层设计加持,乃至上升到国家战略,值得憧憬。
04
户籍拆墙:得城市群得未来?
除了区域方面,这次意见在户籍方面,同样有新的突破: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
而上个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到: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对比两份意见关于“户籍拆墙”的表述,从程度来看,由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变成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明显力度更大了;
从范围看,由限定“长三角、珠三角”,变成了不设限的“城市群”,意味着多数城市群都将拥有“户籍拆墙”的政策机会。
换言之,未来在城市群内部,将实现真正的一体化,非中心城市和区域同样有机会享受到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市民化待遇,宁波和舟山的户籍同城化尝试,未来将成为城市群的标配。
这一突破,最大受益者,无疑是城市群内部的次中心城市。
同时也意味着,未来能够进入城市群的城市,与未能纳入城市群的城市,在发展机会上的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
05
这批城市将改变城运
意见的另一个关键内容,将改变一批城市的命运:
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通俗说,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再以城市的行政级别为前提,而是要依据实际人口来安排。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更为实事求是的政策取向。
这一调整,那些人口规模较大,但是行政级别却并不匹配的城市,无疑将成大赢家。
比如,gdp前20强中,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烟台,它们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大,常住人口也基本都在700万以上(无锡不到),甚至上千万(苏州),但由于均是普通地级市,在公共资源的争取方面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这类城市以后的发展当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
当然,像郑州这种不属于副省级之列的省会城市,未来或也无需再对能否升格为副省级城市再心心念念了。努力做大自己,机会自然会来。
这一政策的隐形利好,将是让更多城市意识到做大做强人口规模的重要性,不再视人口为负担。最直接的一种回应可能是,降低落户门槛的积极性,将更高。
不夸张的说,公共资源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的原则完全落到实处,将真正改写城市的竞争逻辑。
未来城市“大”才是王道,除个别城市外,行政级别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被进一步淡化。